对策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超生新贵”的数目还远远比不上农村地区的“超生游击队”,但在很多人看来,前者的负面影响却远远大于后者。
“一旦超生成为富人阶层的特权,必将导致城市居民公平感的丧失及情感上的煎熬。可以这么说,如果放任富人超生,必将导致已有进步生育观念的倒退,为计生工作带来更多波折。”广州《南方日报》刊发评论认为。
“富人名人超生有悖公平,凭什么有钱就能违反基本国策。”、“富人不怕罚,穷人没的罚,计划生育只计划了社会中下层。”类似的言论在网络留言板上随处可见。
“现在养小孩越来越贵,而且多生一个还要缴纳高额的罚款,我们普通工薪阶层很难承受,可对于一些富人、名人而言,这一切都不成问题。” 在北京一家私人企业工作的刘时明说。
为了回应舆论,国家计生委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缴纳“社会抚养费”仅仅是控制违法生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也就是说,绝不意味着有钱就可以多生,“超生”不是富裕人群的特权。
从记者调查情况来看,对于富人、名人超生这个棘手的问题,目前国家计生委正在研究修订相关的法律政策,一些地方计生机构已开始探索一些新的应对办法。
最近,辽宁省加大了对富人、名人超生的查处力度,除按规定加倍征收社会抚养费外,还将建议相关部门取消其社会荣誉称号,以及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等资格。
查处名人、富人超生的一大难题,是这些人大多住在管制森严的高档住宅或个人别墅,一般人员很难接近他们,不好掌握其个人动态信息。加上现在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私权保护意识提高,使得这项工作更增加了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计划生育机构开始在富人、名人集中的高档封闭住宅小区探索一种新的工作思路,主要做法是实现街道(城市基层政权组织的派出机构)、社区(民间自治组织)、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等相关机构与当地政府计划生育部门的联动,以便及时掌握这些富人、名人的生育动态,并在小区内设置计生宣传栏等。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杨魁孚认为,除常规罚款外,应将城市富人名人超生现象,记入企业或个人诚信体系。这个诚信体系相关部门共享,以便对这些超生人群实施限制贷款等惩罚性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认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在特殊国情(人口总量大大超出社会资源承受能力)的背景下,对公民生育权作出的一种“暂时限制”,是所有公民都要遵守的“社会契约”。可是,如今很多富人、名人只要交钱就能超生,计生部门很难作出有效控制,这说明中国有关控制人口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不够完善,还有调整和修改的空间。当前应该深入研究加以修订,使富人的违法空间变得狭窄。
还有一些更为激进的人认为,中国应该对富人、名人超生实施比普通人更加严格的惩罚措施,甚至有人建议国家在刑法中增设相应条款,对这类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任何措施,都必须维护生育公正,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穆光宗教授认为,但用刑法来制裁超生行为,实际上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