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年”契机
明年是“奥林匹克年”。8月奥运会、9月残奥会之后,3年一届、被视作“全球公关业奥林匹克盛会”的世界公共关系大会(第17届)也将在10月首次于北京举行。
在许多业内人士眼里,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是中国公关业实现突破与腾飞的一个良机。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企业和公关界的市场机会体现在3个方面:品牌、利润、国际化。”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认为,对于像“联想”(中国最著名的PC企业)等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来说,主要可以借助奥运这一国际化的强势平台,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们更看重的则是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而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餐饮、旅游等相关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的公关活动和信息传播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借奥运契机获取丰厚的利润回报。”
围绕着奥运,政府公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和北京市政府在宣传推广北京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时,首次雇用了专业的公关公司。
而早在申办奥运会期间,公关就被看作是“重中之重”。第29届奥运会北京组委会常务副主席 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证实,北京奥申委成立之初,就着手把公关工作落在实处,“成立了对外联络部,组成一支以国际奥林匹克事务专家为骨干、通晓外事、具备语言交流能力的公关队伍。”据郑砚农介绍,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精心策划、组织了许多配合北京申奥的公关活动,并邀请国际知名的公关公司献计献策。“由于有了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工作渠道和丰富的策划经验的专业公关公司的介入,使申奥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化和国际化。”
“其实,无论是北京申奥、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还是中法、中俄文化年,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公关界专业人士勤奋工作的身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宗淮指出,公关业在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的多重领域正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