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鸟瞰图 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供图
据曹劲介绍,“水晶宫”的构想是考古人员在探讨木质船体的长久保存中逐步形成的,根据对世界范围尤其是水下考古和沉船保护技术较为先进的北欧地区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相关主题的博物馆的调查,这种保护和陈列方式都是前所未有的。
那么以后,人们将通过怎样的方式近距离目睹“南海I号”的真容呢?曹劲透露说:“人们可以沿着‘水晶宫’周边的走廊,从上往下看。另外,在水下还有一个廊道,观众可以像参观水族馆一样,在水下进行参观。这样距离更近,视觉冲击力更大。通过‘水晶宫’的透明墙壁,观众可以看见水下考古工作者现场潜水发掘文物的情况。届时文物专家也将莅临现场,向游客讲解考古的细节。”
曹劲说,除了”水晶宫“之外,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还有三个固定展厅,分别介绍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水下考古历程和“南海I号”出水文物等。博物馆还设置了若干个机动展厅安排一些临时展览。
博物馆室内的灯光会随着参观者接近而渐亮,离开而渐灭,“这主要是考虑到红外光和紫外线会对文物造成损伤。”采用的光源亦会选择带紫外滤光层的灯具,同时会用防热滤光器,将辐射吸收或反射掉。
在博物馆的库房和精品展柜,将设置红外线防盗装置,以确保珍贵藏品的万无一失;同时,对精品展柜,将使用防弹防爆的特种玻璃,以延迟外部入侵所需要的时间。另外,库房的防盗门、保险柜等方面都将采用极高的防盗技术,同时还将采取全面电子监控。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