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机阴霾不散的背景下,即将于3月3日拉开序幕的全国两会,注定是一次不寻常的两会,必将更加举世瞩目。
根据惯例,通常在政府换届年度召开的两会时,申请报名采访的中外媒体记者才最多。今年两会尽管只是例行会议,没有其他特别议程,但据了解此次申请参加两会报道的境内外记者人数,基本跟去年采访政府换届时的一样多,都在3000人左右。
全球目光聚焦所在非常清晰:通过两会这个大窗口,看中国会用怎样的信心和行动,既能应对百年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还能使2009年中国GDP保持8%左右的增长。
毫无疑问,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审议讨论的侧重点,而围绕刺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将是两会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的聚焦点。
可以预见,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原则下,全国人大代表和委员们将就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驾护航的四大措施,进行充分的讨论。这四大措施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国计民生的话题,亦将是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所提议案和提案的重要主题。有关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就业、医改、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房价等新旧问题,也将是两会代表委员们在新形势下关注的热点议题。
知危觅机,知难而上,增强信心,共克时艰。我们相信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强大的精神智慧,足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透过今年的两会,中国的信心将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黄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