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主持人敬一丹
“‘农民工’三个字在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九次,这意味着什么?”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刻意将重音放在“九”字上,“政府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高度关注,我心里有特别强烈的共鸣。”
5日下午,中国职工之家。敬一丹依旧简朴随和、知性善言,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在今年1月28日举行的江西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会上,敬一丹第一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但她保持对农民工这个群体的关注已近二十年。
“前两届我一直是政协委员,在当政协委员之前就开始关注农民工这个群体,到现在有十八九年了。作为政协委员,我一直关注,作为记者,我也一直关注,作为人大代表,我依然会关注。”敬一丹说,随着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她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也越来越细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国农民工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200万人迅速增加到目前的2亿人左右。如此庞大的人群涌入城市打工生活,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的很多制度是没有为这个人群作出设计的,或者说还没有来得及设计。”敬一丹的第一份议案还是与农民工有关,“我们一不留神,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现在基本上是上小学初中,几年后这些在城市边缘长大的孩子还能回到乡村去参加高考吗?”
两会期间,敬一丹虽然肩负制作《焦点访谈》节目的重任,但她还是合理安排时间,准时参加代表团每天的议程,尤其对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格外用心。“总理在几处提到农民工的时候,都是很‘实’的,‘实’到了他的孩子上学、他的养老保险、他的就医、他的住房,都能落到他的切身利益上,落到他的孩子、他的家庭、他的方方面面上。”敬一丹与记者相视一笑,“这让我心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令敬一丹欣喜的还有,三名农民工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3月6日,出席两会的10位基层全国人大代表,集体接受中外记者采访。而10位代表中,三位农民工代表备受关注。25个媒体记者提问,15个人将“绣球”抛给了三位农民工代表,反映出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的高度关注。“终于我们这个社会给这个群体以足够的也是应有的关注,这就是他们生活能好起来的一个开始。”敬一丹对记者说。
3月7日,温家宝总理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来自广东佛山的农民工代表胡小燕发言时说,她最关心的是农民工就业环境问题和子女的教育问题。温家宝听时表情凝重,听后非常感慨:如果说五年以前,在我们这个会场是没有农民工代表的,全国也没有,今年有了3名了,数量还不够,因为他们有2亿人,他们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三名就代表着历史上一个重大的飞跃,代表着社会走向更加公正。
“中央制定了一个农民工的政策性的指导文件,包括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温家宝告诉胡小燕和在座的其他人大代表,“梦总能实现的”。 |